耳朵后小鼓包“疼痛谜团”:解锁健康“密码”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有时不经意间摸到耳朵后面有个小鼓包,一按就疼,心里难免会犯嘀咕,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。其实,耳朵后面长小鼓包且按压疼痛,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。
淋巴结肿大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。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,当身体受到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,淋巴结会发挥免疫作用,吞噬和清除这些病原体,从而导致自身肿大。比如,当我们患上感冒、中耳炎、扁桃体炎等疾病时,耳后的淋巴结就可能肿大,形成小鼓包,并且一按就疼。一般来说,随着原发疾病的医治,肿大的淋巴结会逐渐缩小,疼痛也会减轻。
皮脂腺囊肿也不容忽视。皮脂腺分布于全身皮肤,耳朵后面也有皮脂腺。如果皮脂腺导管堵塞,皮脂无法正常排出,就会逐渐积聚形成囊肿。囊肿通常质地较软,但如果合并感染,就会变得坚硬,并且伴有疼痛、红肿等症状。比如,平时不注意耳朵后面的清洁卫生,皮脂腺导管容易被污垢堵塞,进而引发囊肿。
疖肿同样可能导致耳朵后面长小鼓包。疖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感染。当耳朵后面的皮肤受到损伤、摩擦,或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时,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就容易侵入毛囊,引发感染。起初,局部会出现红肿、疼痛的小结节,随着病情发展,结节会逐渐肿大,形成小鼓包。
如果耳朵后面长了小鼓包且一按就疼,我们不能盲目挤压或挑破它,以免引起感染扩散。对于淋巴结肿大,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。对于皮脂腺囊肿,如果囊肿较小且没有感染,可以暂时观察;如果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,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。对于疖肿,在初期可以热敷,外用软膏;如果疖肿已经化脓,则需要切开引流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为了避免耳朵后面长小鼓包,我们要注意保持耳朵后面的清洁卫生,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和摩擦;同时,要加强锻炼,增强身体免疫力,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。当发现耳朵后面有异常时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,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。